6月24日,哈尔滨剑桥中专的300余名师生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学习活动。在建党节前夕,此次活动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特殊使命,为师生们提供了一次沉浸式的党史学习体验,也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深入实践,为校际间的资源共享搭建了坚实桥梁。
首先,剑桥中专的师生们参观了龙江优秀精神文化长廊。长廊内丰富的图文资料,生动呈现了龙江土地上孕育出的伟大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孟书平的细致讲解下,同学们深刻领略了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龙江优秀精神的内涵,被先辈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事迹深深打动。参与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对龙江精神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激励着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取。
随后,师生们前往思政虚拟仿真中心,这里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在抗战纪念馆,同学们回顾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让大家对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党史体验馆,同学们跟随党的发展脉络,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此次参观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哈尔滨剑桥中专在思政教育领域资源共享的生动体现,也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自身的场馆资源、教学资源与中专学校的需求相结合,为同学们提供了超出课堂范畴的学习体验。哈尔滨剑桥中专的带队老师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这些资源非常珍贵,弥补了我们在思政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这种资源共享的模式,对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同时,这也是对七一建党节的一次提前献礼,通过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激发师生们的爱党爱国热情,坚定理想信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通过这样实实在在的活动,打破学段的界限,让思政教育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拓展资源共享的渠道,探索更多形式的实践活动,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